暑假本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美好时光鼎盛证券,但对于许多家长而言,如何安置孩子成了一大难题。尤其是新就业群体、双职工家庭以及农村家庭,孩子的暑期看护问题更是让他们分身乏术。不过,在山东各地,一系列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暑期托管服务正在火热开展,为家长们排忧解难,也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获满满。
1
托管服务精准化,解家长后顾之忧
早上八点多,在淄博淄川区塔寺巷社区,外卖骑手王宗龙将两个孩子送到社区的公益暑期托管班。这个托管班里,外卖骑手的子女占到三分之一。王宗龙感慨:“以前要么把孩子送老家,要么带在站点,很不方便。现在孩子能在这学习、做手工,我们能安心工作了。”
课堂上,青少年宫志愿者带来的 “空气动力炮”“沸腾的可乐” 等科技小实验,让孩子们大开眼界。学生王传凯说:“爸妈上班,我在家无聊。来这能接触奇妙小实验,既学知识又利用时间,一举两得。”
这个暑期,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镇街社区、市级体育协会,发布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项目186个,以免费或优惠形式提供多项服务,预计服务6500余人。外卖员孙小凯说:“孩子有人看还能学技能鼎盛证券,吃饭、成长都不愁,帮了大忙。” 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志勇介绍:“全市5.1万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长、强度大,子女假期‘看护难’突出。我们希望通过托管解决他们的难题,让公共服务惠及更多人。”
德州也聚焦社区群众 “急难愁盼”,推出 “官方带娃” 服务,大学生志愿者成重要力量。在德州乐陵市市中街道南鑫社区暑期课堂,大学生志愿者用生动方法讲解暑期安全。居民刘健美说:“闺女第二年在这上课,我和对象上班没时间接送,小区里安全,老师教得好,孩子很开心。”
2022年,南鑫社区成立 “云帆学堂” 公益暑期班,已连续举办四届。今年策划了科普教育、暑期安全等课程,由大学生志愿者教学。学生李鑫硕说:“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,还有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东西。” 社区党委委员张家岐表示:“下一步将围绕红色教育等主题,推出更多活动,为青少年打造安全、快乐、有意义的假期。”
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 “四点半课堂”,青岛理工大学志愿者开设作业辅导、书法等课程。学生王少航说:“认识了很多小朋友,哥哥姐姐教我们书法、讲传统文化,不懂的问题耐心解答,我每天都开心。” 志愿者纪鑫雨介绍:“根据孩子年龄设课,力求他们全面发展,过个充实安全的暑假。”
定陶区马集镇 “四点半课堂” 为下午4点半后无人看护的青少年提供免费托管,全镇有39处,累计服务学生1000余人。家长何梦洁说:“平时忙,假期顾不上孩子,他在家就玩手机看电视。放这有小朋友一起玩、学习,不会的老师辅导,我们放心。”
2
特色课程显匠心鼎盛证券,非遗文化润童心
各地暑期托管在课程内容上不断创新,将非遗融入课堂,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聊城茌平区冯官屯镇暑期陪伴特色课堂上,“非遗皮影” 体验课热闹非凡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皮影技艺,体验光影艺术。学生刘许嘉怡兴奋地说:“特别有趣!第一次做皮影小人,能让它动起来像演电影,我还想设计更多角色演完整故事!” 家长黄加银也表示:“来这能写作业、做手工、交朋友,我们放心。”
课堂还有阅读分享和课业辅导,志愿者一对一指导暑假作业,实现 “兴趣培养” 与 “学业提升” 两不误。冯官屯镇党委副书记景明明说:“整合优秀文化资源,设兴趣拓展、课业辅导等内容,既解家长之忧,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长见识,‘玩中学、学中乐’。”
滨州沾化区利国乡暑期公益托管班,邀请沾化区渔鼓戏剧团专业演员授课。老师们讲解渔鼓起源、发展,示范击鼓节奏,教授台步走位与手势动作。孩子们身着戏服练习,体悟非遗魅力。学员王沫兮说:“每年都报名,今天的渔鼓戏课很喜欢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体验后感觉很好,以后还会参加其他课程。”
沾化区利国乡统战宣传工作岗主办卢忠晶介绍:“托管班已连续办4年,今年打造‘童心筑梦 石榴花开’品牌,课程更丰富,既解家长忧,又让孩子们假期有收获。”
沾化区滨海镇 “滨滨学堂” 则将盐雕技艺引入课堂。老师示范,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制作盐雕,作品成型时,孩子们满是惊喜。“滨滨学堂” 是守护成长、传递关爱的大家庭。滨海镇党建办副主任张梦娜表示:“下一步围绕青少年需求,优化服务,打造本土特色儿童关爱项目,让‘滨滨学堂’成为孩子们假期的温暖港湾。”
3
红色教育筑根基,家国情怀植心间
暑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好时机,各地托管班让孩子们在假期学知识、树价值观。滨州沾化区滨海镇“滨滨学堂” 学生走进沾化区徐万粮战斗纪念馆,了解抗战时期沾化军民的抗争历程,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王茂霖说:“活动很有意义,课程激发兴趣,实践开拓视野,红色教育让我汲取奋进力量。” 沾化区泊头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韩雪表示:“将整合资源,开展多样活动,激发孩子潜能、提升素养,通过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,让他们快乐成长。”
菏泽市成武县 “小荷学堂”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。清晨,孩子们与志愿者列队,注视五星红旗升起。升旗仪式后,退伍军人、吉林大学支教志愿者唐睿达分享军旅故事。他说:“部队时每逢八一有主题教育,现在想把这份荣誉感和责任感传递给孩子。”
随后,师生们走进张楼镇刘菜园村 “小皇城” 遗址和白浮图镇中共成武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,聆听抗战故事,感受历史厚重。唐睿达说:“真正的英雄是为祖国献身的先烈。成武有磨盘砸坦克的奇迹,带孩子们触摸真实历史,比课本文字更有力量。” 学生马欣楠感悟:“以前觉得拿枪的才是战士,今天懂了,志愿者哥哥放下枪杆能教书,农民爷爷拿起磨盘能打仗,心里装着家国,谁都能是战士。”
午后,暑托班变红色影院,志愿者结合上午见闻解读红色影片,加深孩子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。学生何铭特说:“爷爷们太勇敢,用磨盘打败坦克。长大了我想当解放军,报效祖国。”
成武县深挖本地红色资源,打造 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为青少年注入红色动能。菏泽市成武县大田集镇党委书记侯剑峰表示:“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,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激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,努力学习成栋梁。”
暑期托管看似小事,却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。它既为家长们解了燃眉之急,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;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多元成长的窗口,让假期在学习、体验与欢笑中更有意义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探索正在形成一种共识:教育不仅发生在校园里,更渗透在社会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。未来,随着更多个性化的服务落地,相信暑期托管会继续传递温暖、孕育成长,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安全、充实、多彩的假期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